经书中的天气预报
刘凤山
未来的天气变化,对于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,对于生产劳动的林林总总,都有着很大的影响。想预知天气的变化,古来有之,“上天同云,雨雪纷纷”就是一例。
这个例子,是多年以前的《诗经》一书中,收入的民歌,地点是周王朝都城镐京,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。
什么是“上天同云”?“上天”就是天空,“同云”就是同一色的阴云。这种云,在我们《气象观测规范》中,叫做雨层云。在冬半年,是冷空气南下,将湿润的暖空气,抬升到一定高度而形成的云层厚度的雨,是动词,当下降讲,“雨雪”就是降雪。“纷纷”就是降雪的性质带有连续性,而非忽大忽小,忽停忽降。
这两句民歌,我们把它做天气谚语,是古代人的看天经验总结,用来做降雪预报的。
在诸多的“经”书当中,还有一部博大精深的《道德经》,是名声显赫的老子的著作。家喻户晓的孔子,曾经从山东曲阜,不远千里前往河南洛阳,拜老子为师,可见其学问之大,声望之高!
《道德经》一书,被哲人评价为“是世界哲学史上的启明星!”。时至今日,仍然是世界上的畅销书,年,其发行量,超过了西方的《圣经》。
在中国,书中的“上善若水”,与《易经》中的“厚德载物”一并红遍全国!
书不厚,只有字。在惜墨如金的书中,却有两句气象韵味十足的话:“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”。
这两句浅显预报天气过程的经验之谈,老子提问,为什么会这样?回答是:道的自然决定的。接着,他把自然界尊守的道法自然,引入了人类社会,让读者深入领会。
老子不会想到,他的科学的天气预报方法,却一代一代传流到今天!
“飘风”都知道是大风。“飘”含有轻意,如飘扬,轻飘飘。为什么用这个飘字来形容风大:不用狂、暴、猛呢?是老子选错字了吗?否!选“飘”别有深意。其意义就是,这种风,能够让地面的物体飘起来。年,上海市出现过一次大风,把地面的一个吨重的大储油罐,卷起15米高,飘飞到米以外,才落下地来。大风带来的飞沙走石现象,就更多了。
“朝”是早晨,从始到终是一个早晨。“不终朝”就是不到一个早晨。在一天24个小时当中,任何短的时间段,都可以用不终朝来形容。
“骤雨”是来势急速而降的暴雨。这种天气现象,是强对流天气的产物,持续时间短,不会到12小时。
两部经书,内容中带有气象的各有两句话。虽然字数不多,却向世人们宣告:中国多年前,就有了天气预报!